来自:重庆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长江北岸,巴渝腹地,中梁山麓,大渡口的故事于此开篇。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巴县马桑溪畔设义渡。因江宽水缓、渡客云集,渡口规模为沿江数十里之首,“大渡口”之名自此镌刻江川,“渡”之包容共济的精神内核,也随之流传开来。
而后,汉阳铁厂等大型钢铁实业溯流而上,落地生根;“十里钢城”的炽热炉火,照亮了中国工业的夜空。大渡口也因此,从一处交通要津成为重庆的一个行政区,站上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之巅。
江潮总有起伏,岁月从非坦途。
如同奔流的江水跌宕前行,这片土地也在时代转型中历经阵痛与迷茫——是就此落寞,还是涅槃重生?
答案,写在大渡口从容转身的坚定步履中。从“钢城”的工业荣光中从容转身,向宜居宜业的新城坚定迈进。
2025年,恰逢大渡口正式建区60周年,亦是“十五五”规划即将启航的关键节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直面新的发展机遇,大渡口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全力绘就“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的崭新篇章。
溯源·以“尚义”之心渡国济民
2025年10月24日,马桑溪大桥下,一江碧水蜿蜒东去,大渡口区义渡古镇便静卧在这山水相依之处。
想了解大渡口,“义渡”是绕不开的关键词,于是伴着徐徐江风,我们来到这里。
踏入古镇,十三街九巷逐次展现,义渡口牌坊、待渡亭等坐落在古镇一隅,让人得以探见百年前的义渡善举。
义渡,就是官方和民间捐资兴建,供行人免费或是低价渡江。
长江在重庆境内的流域长达683.8千米,两岸分布着上百个渡口与码头。但在众多渡口里,只有马桑溪渡口被冠以“义渡”之名。据《巴县志》记载:“大渡口河渡,清道光时马王乡士绅捐田业一股,年租二十余石,置船二艘,雇人推渡。”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时任巴县正堂张判在马桑溪畔正式设立义渡。
运送货物、外出谋生……桨声灯影里,承载过无数生计与期盼。
但大渡口“渡”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人。
驾车从义渡古镇出发,沿筑梦大道行驶约六七分钟,以重钢集团工业遗址为基础改造的重庆工业博物馆便映入眼帘。
“老重钢人”胡新应约而来,“我带你们进去转转,看看我曾经工作的地方”。
在博物馆显眼的位置,伫立着一台长10米、高2米的庞然大物。胡新指着它,语气里满是自豪:“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8000匹马力双缸卧式蒸汽原动机。这台蒸汽机可是大功臣,生产出了新中国第一根中华38公斤/米钢轨。”
而这台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的珍贵遗存,曾历经颠沛流离、饱经百年风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保存中国钢铁工业的命脉,汉阳铁厂等大型钢铁实业,冒着敌机狂轰滥炸的危险,紧急拆除设备,实施了规模浩大、撼人心魄的“铁血西迁”。这场“西迁”,也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
据《重庆市大渡口区志》记载:1938年3月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在大渡口征地33.31公顷,5月21日开始建厂。
艰难的转运工作,从1938年6月初开始,到1939年底结束,最终将包含8000匹马力双缸卧式蒸汽原动机在内的3万多吨生产设备和器材,抢运到了大渡口长江边上。
这一次,大渡口以土地为“舟”,以担当为“篙”,完成了“渡国”于危难的使命。
而后,这里的钢铁事业持续书写辉煌。重钢(新中国成立前为第二十九兵工厂,1951年更名为西南工业部第一零一厂,1955年先后更名为西南钢铁公司、重庆钢铁公司)创造了数十项中国“第一”或“首次”:1950年成功轧制中国第一根钢轨、1951年成功轧制中国第一块铁道垫板、1953年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块高铝基质塞头砖和袖砖……
“这对刚成立、经济困难、物资匮乏的新中国来说,堪称一大奇迹。”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李国洪说。
1965年,为保障重钢生产,大渡口成为重庆中心城区设立的、最早的6个区之一。高峰时期,这里拥有近1300户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50亿元,税收占重庆市比重近6%。
“那时候我们都以能进重钢工作为豪。”胡新的父亲曾在重钢工作,1981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投身轧钢工作,“进厂那天,父亲反复跟我说,要好好干,为国家炼钢”。
像胡新这样的“钢二代”不在少数,邓世维也是其中之一。1971年,彼时才20岁的他跟随父辈的足迹进入重钢,负责将废旧钢材浇铸成钢锭。
“炼钢炉温度高,除了进料机都是人工操作,炉门一开热气扑面而来。”尽管已退休20余年,邓世维对那段奋斗经历仍觉恍如昨天,“每天工作8小时,衣服不知道汗湿多少回,但想到能为国家发展出份力,我就特别有干劲。”
而后,那份蕴含着“渡”之内涵的城市精神,代代延续,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
2021年6月1日,大渡口区万发码头江滩上演悲壮一幕: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面对落水儿童时,不顾个人安危,将两人先后推向岸边,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35岁。他后被追授“中国好人”“全国优秀教师”“时代楷模”等称号。
4年后,中央宣传部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让源自大渡口的“大爱”故事再次传遍全国。
2004年,彼时还是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青年干警的梅玫与同事,创立了重庆市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21年来,这支最初仅7人的团队,发展为500余名检察官组成的渝检护“未”团队,以法治力量托起未成年人的一片天地,帮其“渡”过青春迷茫。“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如今已是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的梅玫直言。
从清末川江码头“尚义守信、尽职奉献”的义举,到“铁血西迁”的家国大义,再到近年王红旭“师之楷模、德耀巴渝”的壮举和“莎姐”团队“以法治守护未来”的长久坚守,大渡口的“渡”之内涵不断丰富——是危急时刻的挺身而出,是敢于担当的初心不改,更是薪火相传的信念坚守。
这份精神跨越时空、代代延续,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也为大渡口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突围·以“抢渡”之力破重生困境
“以前这附近全是住房。”从重庆工业博物馆出来,胡新指着一旁的山坡称,“但大家都不敢开窗,只要一开窗,炼钢产生的沉渣就会被风吹到家里,而且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煤焦油味。”
通红炉火映脸庞,风吹烟尘半天扬。
彼时,重钢的高炉浓烟是大渡口的工业符号,但昼夜不歇地炼钢、炼铁,也让重钢成为区域环境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占重庆中心城区工业污染的50%以上。
“那时候,大渡口的天常年都是灰的。”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新工二村居民牟素华称。
是固守传统工业路径、得过且过,还是勇破发展瓶颈、另谋新路?
大渡口做出选择。
“从2008年开始,重钢就开始慢慢环保搬迁到重庆长寿。”胡新回忆道,“职工或跟随厂搬迁、或外出谋生。”
2011年9月22日,重钢大渡口厂区举行了最后的生产线关停仪式。作为最后一批坚守岗位的职工之一,胡新是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当燃气阀门关闭的按钮按下,炉子慢慢停止呼啸,至此大渡口的‘钢铁时代’结束了。”胡新说。
不论是重钢的来与走,还是大渡口的迎与送,都是民族大义。但这场告别带来的阵痛无比剧烈:数据统计,重钢完成环保搬迁后,大渡口区经济总量下降三分之一、工业总产值下降三分之二,配套产业及税收大幅下降。
昔日热闹的重钢大渡口厂区,只剩生锈的管道和空荡荡的厂房;曾经挤满产业工人的家属院,只剩留守老人守望;以前生意火爆的餐馆、小卖部,纷纷关门转让。
“重钢搬走那年,我家附近开了20年的小面店也关了,老板说‘工人都走了,没人来吃了’,听得我心里酸溜溜的。”牟素华叹了口气。
除了财政收入锐减等直接问题,大渡口还面临更长远的难题——重钢环保搬迁之后如何避免产业空心化?
一时间,担忧的声音此起彼伏:大渡口能否利用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重钢环保环保搬迁对大渡口而言,看似是发展危机,实则暗藏转型机遇。它让大渡口彻底摆脱了长期以来对重钢的单一发展依赖,得以真正掌握区域发展的主动权,在不进则退的激烈区域竞争中主动“抢渡”、占领先机。
基于这一契机,大渡口明确了发展方向:以建桥工业园为核心载体,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这并非简单填补重钢留下的空白。”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解释,大渡口区行政区划面积有限,重复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产业毫无前景,此次产业再造本质上是一场彻底的产业结构升级。
为此,大渡口区积极构建“3216”产业格局,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智慧医疗装备、高端摩托车3个主导产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节能环保装备2个特色产业,1批“新星”产业,以及6个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迭代升级“369”招商运行体系,创新推出“四个24”机制,通过24秒对接、24分钟推荐、24小时研判、24天签约的高效服务,全力推动产业集聚与升级。
从产业布局的重构到招商机制的创新,大渡口的每一步实践,都彰显了其在区域发展中勇毅“抢渡”的决心与智慧。
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落户,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作为专业生产压缩机、精密机件等高端零部件及成套设备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鲍斯股份此前赴重庆寻找工业用地时,大渡口区招商投资局、生态环保产业办、城建公司等部门迅速组建专项招商团队,第一时间上门对接,精准匹配企业诉求并作重点推介。
“从初次接触到正式签约落户,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鲍斯股份负责人直言,“大渡口的服务效率太高了,我们的项目都是被推着不得不加速往前跑。”
如今的建桥工业园,累计入驻企业上千家,摘下“重庆市首个园林式工业园区”“中国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国家级绿色园区”三大金字招牌,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海康威视科技公司厂房屋顶上,8000多块蓝色光伏面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公司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从而实现每年发电量约260万千瓦时,节省标准煤930吨,减排二氧化碳2600吨。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高“含绿量”玻璃纤维材料制品引人注意。“这是全球首款通过德国莱茵TUV认证的热塑性太阳能边框,使用寿命可达50年。”国际复材副总经理刘伟廷介绍。
中元汇吉生物科技园基本完工,即将成为智慧医疗装备产业的“新引擎”……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这是建桥工业园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亦是大渡口以“抢渡”之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成功实践。
经过10年突围,2021年,大渡口区工业总产值超越重钢环保搬迁前的历史峰值。2024年,大渡口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2%、位居全市第8。
向新·以“远渡”之智赴“诗与远方”
如今在大渡口,年逾六旬的牟素华正在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只要空闲,我和老伴都会到附近的公园转转,非常方便。”她乐呵呵地说着,“我最常去的是大渡口公园,那里满眼绿色、空气清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胡新也对这样的生活格外满足。从重钢退休后,每天他都会沿着公园步道走两圈,“散散步、赏赏绿”。
这样的生态之变,源于重钢完成环保搬迁后,大渡口坚持把公园城市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抓好抓实抓的具体实践。
城市发展,既要以“抢渡”之力布局产业发展,筑牢前行根基,更要以“远渡”之智,为市民铺就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
“我们利用‘边角地’打造‘口袋公园’。”大渡口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钟义东称,目前,全区有30个主题突出、不同类型、独具特色的“口袋公园”。例如,快乐羽李公园以羽毛球为主题,融入运动元素;1951木综厂遗址公园重现木综厂历史文化,让工业记忆可触可感等。
从无到有、以点串线、以线促面。
如今,80多个公园散落在大渡口的大街小巷,全区绿地率达40.31%,绿化覆盖率5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5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赏景”的惬意生活成为现实。
大渡口区的变迁印证着一个道理:城市的核心永远是人。而这份以民为本的理念,在基层治理的细微处尤为凸显。
2025年10月28日,大渡口区春晖街道古渡社区网格员胡小玲敲响了独居老人但勤中的家门:“但叔叔,您在家吗?身体还好吗?”
这声问候并非偶然——大渡口打造的“前哨”警务系统,整合利用全区摄像头、烟感器等感知设备,协调公安、企业、小区物业等实现视频数据共享。
“只要楼栋出入口的智能系统连续3天未检测到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出现,就会自动触发预警,网格员随即上门探访。”古渡社区党委书记郭敏越举例道,“前段时间,正是这套系统及时发出预警,让社区网格员快速救助了在家中摔倒的82岁独居老人曾婆婆。”
春晖路街道,是拥有11万常住人口的大型街道,下辖古渡社区,是大渡口最大的棚改社区,常住居民1万余人。
人口密度大、人员构成复杂等多重因素之下,街道长期面临“双向困境”:一方面居民咨询政策、反映问题不知道找谁;另一方面,网格员分身乏术,大量时间用于政策解答等重复性劳动。
如何提升治理的精度,延伸服务的温度?
除了打造“前哨”警务系统,2024年3月,春晖路街道还创新投用重庆市首个“AI数智网格员”应用。
“‘AI数智网格员’整合了政务领域的政策文件、办事指南、高频事项等内容,构建起专属知识库,能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郭敏越直言。
此外,“AI数智网格员”还会定期生成民情数据分析。古渡社区正是依托“AI数智网格员”生成的画像和分析建议,与区城市管理局、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等合力破解了社区摆摊乱象。
数据见证成效,“AI数智网格员”在全区推广后,已绑定用户11.8万人,解决上报问题2000余个;重复咨询事项减少60%,应急响应时间缩减20倍,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汇编”。
智慧赋能让治理更精准,而执法改革则让服务更高效。
大渡口区积极探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镇街执法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以前,执法力量大多集中在区级部门,但区级部门‘管得着看不见’;镇街直面问题,但‘看得见管不着’,导致不少民生问题处理滞后。”大渡口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九宫庙大队大队长方雪萍道出困境。
实行改革后,大渡口设置城市管理、生态环保等5支区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在每个镇街设立一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将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城市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权下放到镇街,实现执法力量下沉。
茄子溪街道的居民对此深有体会。
“以前小区周边违规装修、夜间施工,投诉后总因权责不清迟迟得不到解决。”居民李媛媛说,“现在街道执法队统一受理、集中处置,问题很快就有回应,生活环境越来越舒心了。”
从“钢铁之城”的工业记忆,到“推窗见绿”的生态新城,再到“智理赋能”的善治样板,大渡口的蜕变从来不止于外在的焕新,更在于精神内核的传承与生长。
这里有历史的厚度、转型的力度、治理的温度,更有未来的广度。
而今,江畔的义渡虽早已停摆,但那份根植于血脉的渡口精神从未褪色,它载着在此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渡”向远方,恰如奔腾不息的长江,在新的征程上,始终澎湃向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重庆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8 23:44 , Processed in 3.53064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