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央广网重庆11月27日消息(记者陈静 实习记者周长江)网约车司机、货车师傅、外卖骑手……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维系着城市的物流、配送与出行,如同城市运转中不可或缺的“小蚂蚁”。当整座城市依赖这些平凡劳动者高效运转时,是否也为他们留了一盏灯、一张床、一碗热饭?11月26日,“2025中国向上·向‘新’出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红心蚂蚁登途驿站,探访这个专门服务于货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的“蚂蚁”驿站里藏着怎样的大民生。 红心蚂蚁登途驿站(央广网发 周长江 摄) 小驿站 大服务 远远望去,驿站屋顶上矗立着一只巨大的“红心蚂蚁”雕塑——象征着团结、勤劳与坚韧的新时代劳动者。步入驿站,生活服务区、健康关爱区、智慧政务区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据了解,这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驿站能为充电歇脚的司机师傅们提供24小时热水、淋浴间、洗衣烘干机、15元自助餐等服务。“我们不只是做‘有没有’,更要做‘好不好’。”中共重庆登途驿站党支部书记陈乾宏表示,驿站的每一项服务都是针对司机师傅们的需求开发的。网约车司机牟全峰对此感触颇深:“以前吃住在车上,夏天闷、冬天冷,洗澡更是奢望。现在不仅能洗热水澡、换干净衣服、吃顿热饭,还能打台球、看书,整个人都轻松了。”他笑着说,“这里就像我们的‘路上之家’。” “司机常年久坐、饮食不规律,健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刚需’。”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刘达医生介绍,每周有全科医生驻点,为司机提供慢性病筛查、中医体验等服务。此外,这里还能提供法律咨询、年检换证、子女托管等服务。 自助食堂(央广网发 周长江 摄) 小驿站的治理创新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发展的‘毛细血管’,但他们长期面临‘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困境。”九龙坡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坦言,“我们必须主动靠近他们、服务他们、凝聚他们。” 2024年,重庆市发布《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十五条措施》,明确提出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市,努力打造设施友好、人际友好、治理友好、未来友好场景,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红心蚂蚁登途驿站正是措施落地的创新实践,不仅回应痛点,更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其建设运营打破传统模式——政府协调场地并负责“软装”设计,企业承担硬件投入与日常管理,通过10元快剪、平价理疗、自助食堂等微盈利项目实现自我造血,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党群联动”的可持续服务机制。登途驿站工作人员岳沛雯表示,驿站预计年服务人数将达到18万人次。 一座驿站,也是一座城市的温度计。红心蚂蚁登途驿站并非孤例。据了解,截至2025年7月,重庆市已建成94个“渝路同心”服务阵地,共同织就“15分钟就业服务圈”。
|